欢迎来到天下冀商网

冀商论坛
冀商品牌的比较研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日期:2014/5/12 18:23:5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文/董莉  刘焱骞  王哲

 

    在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民营经济逐渐显现出强烈的区域和文化特色,各地区的商帮风起云涌,呈现出一派新的繁荣景象。与历史上的商帮相比,今日的新商帮承继了历史的渊源,也融合了时代的特征。冀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商业史上曾有着辉煌的成就,时至今日,河北省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仍隐约传递着传统商业文化的影响。但是,与其他曾辉煌过或正在辉煌的商帮相比,冀商并未曾形成一个真正的“帮派”,这与地域有关,也与对冀商的发展研究较少有关。今天,新冀商逐渐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应从历史中寻找冀商的发展轨迹,挖掘其精神内涵,为新冀商的发展提供文化根源,为建设新冀商品牌,服务地方经济作出有益的探索。

 

一、冀商的发展历史及渊源

 

    1.冀商的历史贡献

    从历史记载可以知道,冀商曾经有着悠久的历史。生活在漳河流域的商族人即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战国时期在赵国形成过浓厚的商业意识,出现了郭纵、卓氏等富豪大族;秦汉时期幽州地区贩马贸易活跃;东魏、北齐时期商人勾结贵族豪门获得了很大发展;隋唐时期河北出现过许多富商大贾;明代河间府商业日益发达,长途贩运贸易频繁;明清以来药都安国大批商人开始经营药材。

    在近代,冀商表现活跃,曾经出现过称雄东北的冀东“老呔帮”,走张库大道进行贸易的“旅蒙帮”,以琉璃厂书市为代表的“冀州帮”,以药都安国药材经营为代表的药商等等。他们开起了东北最大的同纪商场,中国首家陶瓷厂,被称之为“无商不乐亭”;他们首创用玻璃瓶装酒,束鹿人酿造的“汉汾酒”曾获巴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沿长江流域遍设酒店,有“束鹿酒业半条江”之美誉;他们以“京东刘家”的“益发银行”为蓝本奠立了中国金融业的雏形;他们曾支撑着占比78%的全国药业与逾90%的皮毛业;他们发祥了文墨飘香的北京琉璃厂……其中,涌现了一批如刘新亭、赵汉臣、武百祥、孙秀三等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创造了“东来顺”、“全聚德”、“狗不理”、“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等一系列著名品牌,形成了安国药材、辛集皮毛、高阳布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发展地方经济贡献卓著,也在中国商业史上建立过辉煌的历史地位,以和、诚、文、信而著称。

    2.冀商的形成渊源

    冀商的形成有其地域的因素。一是因为近代以来,交通条件改善,冀商处于良好的区位,邻近京津,奔走于武汉三镇、长江两岸,沿循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的张库大道,将中国内地的茶叶、丝绸、布匹等销往蒙古和俄罗斯。在张库大道上,商人们和英、美、法、德、荷兰、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通商贸易,1918年当年一年的通商贸易额就达到1.5亿两的白银,产生的税收占当时国库税收白银的三分之一。二是因为河北人口众多,但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人们往往要走出家门,出外谋生,在成功者的引领下,人们开始走上经商之路,到东北搞商业经营,到北京琉璃厂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等。如老呔帮的兴起,恰逢清末战乱频仍,当地自然条件恶劣,水患严重,“每年产粮不够县民半年之用”。迫于生计压力,人们不得不踏上“闯关东”之路。 

 

二、冀商与典型商帮的比较分析

 

    自古以来,商帮就表现得相当活跃,在中国商业历史上书写着辉煌的篇章。如曾经纵横驰骋商界五百年的商帮——晋商、徽商,今日最为典型最为活跃的浙商等。当代在传统商帮精神中,有许多精神是各地共有的,如艰苦创业、诚信为本、抢占商机、薄利多销、造福桑梓等。有的则在某个商帮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如晋商的“勤俭吃苦、讲究信用、汇通天下”;徽商的“亦商亦儒、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浙商的“开拓冒险、意识超前、务实苦干” 等。

    冀商在历史上的“开发东北、沟通外蒙、惠济京津、物流天下”等的辉煌成就,较之世人熟知的晋商、徽商、浙商而言,是毫不逊色的。那么,冀商为什么没有在商帮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晋商与冀商区位相近,文化相近,还曾经共同“走东口”(张家口),差距却如此之大?这值得我们深思。

    1.政治背景不同

    徽商、晋商素有“官商”之谓,其成功的捷径之一,就是依靠与政府建立密切关系来获得暴利。如作为徽商主力的盐商,受政策保护拥有垄断特权,而晋商著名的票号经营,则大揽政府金融业务,获得了迅猛发展。

    冀商与晋商在经营方式上的不同显示出了其差别。比如,在当年的张库大道上,河北的商人们曾经与晋商一样,辛苦经营旅蒙贸易,但是却远没有晋商名声响亮,一是因为山西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一般以整批大宗货物的批发交换为主,兼零散交易。而河北商人资本少,人数多,往往自备骆驼等交通工具,出发时成帮结伙,进入销售交易目的地后再分开。二是晋商拥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打的是“皇商”牌,这点别人是望尘莫及的。

    当然,晋商与徽商近代以来的没落,也正是缘于这种政府关系。随着清政府的倒台,商帮与政府关系的瓦解,使得其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2.地域资源变化的影响

    冀商曾因地域优势而兴盛经商之风,如张家口处于华北平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等地理单元的交汇点,“具有陆地商埠之天然形势”,形成了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的张库大道,张库大道盛极一时,张家口也富庶一时。张家口曾经经商人数达三万五千多人,占总人口之一半。张家口的兴盛离不开张库大道,而京张铁路延伸至绥远之后,张库大道作为贸易通道的作用逐渐降低,经商者日渐稀少。而曾经因资源匮乏而出外谋生的冀商后人,也因为当地农耕条件的改善而走向小康,出外经商的愿望不再迫切,从事商业活动的承继性逐渐断裂。

    另一方面,与其他商帮相比,冀商受到战争的影响更大。如“老呔帮”历经日俄战争、 军阀混战、日伪占领长达几十年的乱世风云,历经种种磨难,其走向衰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战乱影响。近代的频仍战事则促成安国药商的全国性迁移,商户大部就近迁往天津,部分迁回原籍或迁往北京、汉口、广州、营口、亳州、樟树等地营业。

    3.工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缺失

    冀商曾经在商业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近代以来与晋商、徽商等传统商帮一样逐渐没落,而新的商帮如浙商则异军突起,原因何在?据研究,浙商的崛起,是与其工商文化传统和当代经济发展分不开的。浙商基于“艺商”的文化传统,即以石刻、竹编、弹花、箍桶、缝纫、理发、厨师等以及挑担卖糖、卖小百货为经营内容,以小商小贩和百工技艺为特色的浙江工商文化传统,在中国改革开放所提供的优良土壤和水质滋养下,容易唤醒其文化记忆而发扬光大,形成当代浙江经济。与晋商、徽商从事银行、盐业、木材等大型商业的“官商”特征相比,浙商的“民商”本色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下则具有更为现实的发展条件。冀商从事的主要是商业贸易,曾在东北创下商业奇迹,同样因工商文化传统的缺失没有传承下来;相反,冀商在历史上形成的安国药材、辛集皮毛、高阳纺织等县域产业集群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兴盛,也正是符合了工商文化传统的传承性。

    4.缺乏品牌文化

    首先,历史上的“老呔商帮”、“张库商帮”、“冀中商帮”、“京商”、“津商”、“直隶商帮”等,其实都是“冀商”,如此分散的名称,让“冀商”缺少统一的品牌,没有核心理念和概念,在历史上没有形成辉煌的名称和文化体系。在抱团意识上,昔日的徽商、晋商,今天的浙商,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地域品牌意识,而冀商却是零散投资,难成气候。其次,与其他商帮相比,冀商的文化渊源和精神内涵挖掘不足。晋商、徽商、浙商、苏商、豫商等商帮文化今天正在前所未有地被挖掘和突出出来,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丰厚,社会也在通过各种渠道展现其过去和现在的辉煌。相比之下,冀商显得默默无闻。近年来,河北文化各界也正在开始挖掘冀商文化,河北冀商文化研究会成立,但是就研究成果、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而言,还远远不够。

 

三、新冀商正在日渐崛起

 

    随着商帮文化的兴起,新冀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发展日益呈强劲之势。河北省内传统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扬光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则不断涌现,在钢铁、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汽车、能源、房地产、零售等众多行业创立了一系列的冀字号品牌。在河北省外,北京、甘肃、宁夏、内蒙、新疆巴州、四川、重庆、广东、青岛、广西、陕西、台湾、加拿大、上海、厦门等地已纷纷成立河北商会,重塑冀商品牌。目前,在北京的河北人超过100万,从事的行业达20多种,其中不乏行业翘楚。在重庆的河北人达10万,拥有2000 家以上的企业,在汽车摩托车配件和电线电缆行业占有三分天下之地位,年贸易总额超过10亿元。2006年5月20日,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杭州举行,其宣言为:“更高、更新、更远;做大、做强、做久;继承传统商帮精神,提升现代商业文明”。冀商作为重要的新时代商帮代表,在峰会上亮相并发言。

    今日的新商帮与旧商帮相比有其传承性,更具有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新型商帮从旧式商帮“兼顾利与义、得与失”的价值取向走向现代工商社会强调规则、合作、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商业文明价值观,创新商帮引领中国产业革命并接轨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我们应在冀商的历史比较研究基础上,明确新冀商的文化内涵,打造出新冀商品牌,对于促进冀商辉煌,发展河北民营经济,使其成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中坚力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大力建设新冀商品牌

 

    1.冀商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征

    要建设新冀商品牌,首先要挖掘出冀商的精神内涵,塑造新冀商的品牌文化。一是“义利并举”。燕赵大地,自古以来便渗透着“义”的精髓。“重义不轻利,重利不忘义”,就是冀商的传统精神,如保定帮经商中所强调的质量诚义、选才严义、经销礼义和用人仁义的四义特征,是冀商“义利并举”的典范。又如北京琉璃厂商誉卓著的冀州陈氏家族,解放后将当年用五两黄金购得的一部明版《忠义水浒传》无偿捐给了北京图书馆。二是“文商并重”。冀商的文化内涵突出,如活跃在北京琉璃厂的冀商,很多从明朝起就在琉璃厂从事图书的修补和装裱,或者经营图书生意。他们逐渐熟悉了书的版本、源流、内容,既继承师傅的传授,又接近学者专家,受其熏陶,日久天长,逐渐成为版本目录学方面的专家或者成为成功的书商。到1956年前,琉璃厂的最大的三家书店,都是由冀商经营。三是“诚信立身”。冀商向以诚字赢得天下,如安国药市自古坚守一条“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规矩,在当时的交易中,民风有约:“凡在安国与外地药商发生纠纷者,无论谁对谁错,均先批评、处理安国人”。正是这样的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成就了药都安国。又如东北才老呔帮武百祥首创的“言无二价”和商业道德至今影响不衰,他的商业理论还被翻译成德文,在东南亚和香港等地也反响强烈。四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上的冀商一向非常注重投资教育,回馈家乡。如许多在外经商的老呔,注资办学,先后在乐亭办了146所私立小学。这些学校在规模、师资和教育等各方面都是当时一流的,对当地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冀东地区人才辈出,仅以乐亭为例,这个不足50万人口的海边小县,近代以来光两院院士就出了9位,建国后授过衔的将军就有23位。
今天的新冀商们在传承了传统的精神内涵的同时,表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全国各地的冀商们通过多年的打拼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注重团队精神和品牌意识,通过建立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冀商品牌,共同弘扬燕赵大地的财富品格。2009年9月4日,由北京河北企业商会创办的“新冀商慈爱基金”在人民大会堂成立,包括台湾在内的十三个兄弟省市的冀商代表以及加拿大的海外冀商一次性注资千万,这些善款将主要用于河北省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益领域。 

    2.弘扬冀商精神,打造新冀商品牌

    新冀商是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具有很大的能量,需要我们去激发,使其成
为建设河北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根本力量。我们应大力弘扬冀商精神,着力打造新冀商品牌。一是专门成立冀商研究机构,挖掘冀商研究成果,弘扬冀商精神。冀商在历史舞台上的“默默无闻”,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研究成果。故应成立冀商专门研究机构,梳理冀商的发展脉络,研究冀商的精神内涵,继承冀商的文化品格。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宣传、弘扬将有力地激发冀商的自豪感和品牌意识,对于重振冀商辉煌,使其成为富民强省的重要力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提升商人地位,营造义利并重的社会氛围。要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商人、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河北企业和企业家,大力提升商人的地位和荣誉感;鼓励以老带新,全民创业,带动更多的人成功创业,从而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三是提供良好的政府公共服务,支持冀商发展。政府应首先更新观念,出台更多的民营经济扶持政策,对符合国家政策的所有行业领域,进一步开放。其次,进一步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改善行政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建立信息咨询和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发展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和竞争力。
四是充分发挥异地商业协会作用,打造冀商发展平台。各地政府正在以日益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来促进商会的发展,商会在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反映企业愿望和诉求、实行企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公平竞争、完善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河北商会,我们应鼓励更多的商会成立,发挥商会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优势,促进冀商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速其健康发展。 五是成立专门冀商管理机构促进省内外冀商及政府合作。目前各地冀商的联盟更多地是出于民间自发行为,政府在这方面应有所作为,可以成立专门的冀商商会联盟和管理机构,定期举行冀商大会,进行招商引资,一方面促使省内外商会通过合作而发展壮大,一方面促进省外冀商与省内地方政府合作,在完善产业配套、推进三年大变样工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冀商的作用,促进民营经济繁荣,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商机。还可以通过冀商经济人物评选等活动,大力弘扬冀商精神,强化品牌效应。

    (作者简介:董莉,管理学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刘焱骞,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王哲,管理学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关于我们 | 冀商动态 | 冀商榜样 | 投资河北 | 冀商论坛 | 冀商史话| 冀商画院| 名企名品
版权所有:天下冀商网    运营:石家庄今视广告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98号 手机:18032663797  
电话:0311-87688888转1511 邮箱:txjishang@126.com
冀ICP备14006640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916号